> 文章列表 > LIANLIO11DXLROGCertified机壳开箱组装左右双舱最佳散热

LIANLIO11DXLROGCertified机壳开箱组装左右双舱最佳散热

LIANLIO11DXLROGCertified机壳开箱组装左右双舱最佳散热

铝壳老品牌 LIAN LI 近几年都以独特的左右双分舱 O11 系列为主打,今年更根据狂热玩家家所需,推出加大版的「O11Dynamic XL ROG Certified」机箱,外观看似加大许多,但内部细节更再次精进,不仅支援到 E-ATX 主机板,最多 10 颗 120mm 风扇、6 个 2.5” 安装空间,以及 DIY 最友善的 4 个 3.5” HDD 安装槽,自带 SATA 线与电源线,让玩家在组装过程更顺心,而 O11D XL 特色、细节时在颇多,就一边开箱一边分享,这咖 DIY 最友善的旗舰机壳。规格材质:1mm 厚度铝面板、4mm 强化玻璃、1mm SGCC 机身颜色:黑、白、银尺寸:(D) 471 x (W) 285 x (H) 513 mm净重:11.6 kg主机板相容性:E-ATX、ATX、M-ATX、ITX前 I/O 连接埠:4 x USB 3.0、1 x USB 3.1 Type C、1 x HD AUDIOPCIe 扩充槽:8储存空间:4 x 3.5\"、6 x 2.5”风扇:侧面 3 x 120mm、后方 1 x 120mm、底部 3 x 120mm/ 2 x 140mm、顶部 3 x 120mm/ 2 x 140mmCPU 散热器高度:< 167mm显示卡长度:446mm电源供应器:下置 ATX PS2 最长 280mm防尘滤网:底部、顶部、侧面LIAN LI O11D XL ROG Certified 机壳开箱 / 左右双舱 玻璃镶嵌O11D 特色不外乎就是以左右独立双分舱设计,使得机壳左侧与前方,可採用满版的 4mm 厚度强化玻璃,并採用无穿孔的独家镶嵌设计,强化玻璃藉由金属边框强化,下方有着固定点、上方则有凸起圆形钉,藉由玻璃由上往下的安装固定镶嵌于机身上,如此一来机壳的正面与左侧,即可连成一气的玻璃通透感。内部的大空间更不用说,不仅支援到 E-ATX 主机板,更可藉由扩充套件升级 EEB 主机板的相容性,具备着 8 个 PCIe 水平插槽,并提供简易有效的显卡支撑架,此外也可购买套件将 PCIe 改为垂直安装的方式。另一方面,储存扩充具备 6 个 2.5” 与 4 个 3.5” 的安装空间;散热至多可安装 10 颗 120mm 风扇,分别位于主机板右侧面 3 个、后方 1 个、底部与顶部各 3 个(或各 2 个 140mm),整体空间相当大,亦可在顶部、底部与侧面安装 360mm 冷排。内部空间不仅宽敞,更可说是高级展示柜一般的开阔、宽敞感,不论是双 360mm 厚冷排 + 专用水道板,或者风扇全齐打造最强空冷风流机壳也不成问题。↑ 机壳外箱,除了产品线条图外,也有标示颜色。就是要这种通透感,LIAN LI O11D 系列以左右双分舱的设计,让机壳有着相当好的垂直散热风道,再加上主机板右侧做为出风通道,大幅提升整体的散热效果。而放大版的 O11D XL,长宽高都有增加,因此体积稍大但也有着更好的 DIY 相容性。机壳前门窗与侧透玻璃连成一气,让主机有着相当好的通透感,可大方展示内部的高阶零组件;此外,为了增加机壳的牢固性,两片玻璃相接之处,则有着铝条柱保护镶嵌的玻璃边角。↑ LIAN LI O11D XL 双玻璃的无敌通透感。↑ 正面视觉,右侧有着高质感的金属铝板装饰。↑ 两片玻璃的交界处,有着铝条柱除保护玻璃外,也提升机壳的坚固度。机壳前 I/O 位于髮丝纹铝板之上,提供电源开关、重开、USB 3.0、USB 3.1 Type C 与 HD AUDIO,并有着内建灯效控制,除了固定的灯效模式外,也支援主机板同步控制。若各位将 O11D XL 摆在桌面使用,肯定会遇到 I/O 埠太高不方便使用的情况,因此在底部边脚上,还留有 2 个 USB 3.0 连接埠,就是为了让玩家使用上更便利。↑ 髮丝纹铝面板与前 I/O。↑ 底部的 2 个 USB 埠。↑ 机壳上方,则是全白顶盖并留有散热开孔。机壳左侧有着满版玻璃侧透,并採用高透光未燻黑处理的玻璃,因此可一览无遗内部的安装空间。而 LIAN LI 玻璃的安装也相当特别,首先要先移除上方的顶盖,盖子在后方有 2 颗手转螺丝固定以及一个手拨卡扣,鬆开螺丝、下拉卡扣后才能往后抽出顶盖。内部安装空间,则在主机板上方、下方与右侧都有足够的走线开孔,且右侧採高低差的设计,因此让 ATX 24-pin、PCIe 8-pin 走线更为便利。↑ 左侧满版玻璃的无敌视觉。↑ 鬆开螺丝、压下卡扣。拆开顶盖后,内部夹有防尘滤网,而滤网下方则是顶部的散热锁孔,接着就可以将左侧玻璃由下往上抬起,轻轻鬆鬆就可以移除玻璃侧透,而机壳的前玻璃门也可以同样方式取下玻璃。若各位 DIY 完毕,则以同样的方式由上往下装回,但要注意玻璃的下方有沟槽要对好,上方的钉子要滑入机壳上方的镶嵌处,确定玻璃牢固后在慢慢方开,以免没固定好而导致玻璃坠落的情况发生。↑ 机壳上方防尘滤网与顶部风扇安装处。↑ 双手一上一下抬起玻璃。↑ 左侧、前门玻璃都可以同样的方法拆卸。玻璃的两侧都有金属边条黏贴强化,底部则有安装的卡榫,而上方则有圆形凸起的钉子,用来与机身镶嵌。↑ 玻璃左右两侧有着金属边条强化,底补有着 2 个卡榫。↑ 上方同样也有着 2 个圆形凸起的钉子。右侧大空间 最佳 3.5” 硬碟托架设计 / 2.5” 多到怕机壳后方与左侧,有着一致造型的散热开孔外,也因为机壳变大的关係,在后方还可安装 1 颗 120mm 的风扇,而电源则设置于左下方并採垂直方式安装,至于电源的上方这 2 个空间则是 3.5” 硬碟托架专属空间。↑ 机壳后方与左侧。拆下档板可见 3.5” HDD 的硬碟托架,托架设有手转螺丝固定,鬆开螺丝即可取出金属托架;倘若各位用不到这么多 3.5” 装置,也可将这空间移除改装电供。↑ 机壳后方的硬碟托架设计,换装硬碟更轻鬆。↑ 托架以手转螺丝固定。↑ 鬆开固定螺丝后即可取出托架。↑ 诚意十足金属硬碟架。右侧侧板,两侧都有散热开孔与防尘滤网,拆装方式与左侧的玻璃相同,往上一抬即可取下侧板。↑ 右侧侧板与散热开孔。↑ 侧板内都备有防尘滤网。机壳右侧设计也相当特别,后方有着一整块的金属档板,除了用来遮档后方线材外,档板上留有 3 个 2.5” 装置的锁孔,可让玩家自行 DIY 扩充。若要移除档板则需要将上下 4 颗螺丝鬆开,且上方採用按压式卡扣固定,轻轻一压即可鬆开。↑ 机壳右侧空间。↑ 按压式卡扣。↑ 金属档板兼 3 个 2.5” 安装空间。为何笔者会说道:「最佳 3.5” 硬碟托架设计」,除了拆装不用拆侧板外,这托架也事先接好 SATA 电源(2 颗串接)与 SATA 资料线,而且长度都抓的足够可连接 PSU 与主机板,帮玩家省下不少 DIY 时间。↑ 事先接好 SATA 资料与电源线。电源预设是安装在下方,并有着金属支撑架可撑着电源,而其前方则有着简易的 RGB 控制电路,主要提供前门板的 RGB 灯效控制,需使用 SATA 供电,并提供 ARGB 针脚与主机板同步。↑ 下方电源以垂直方式安装风扇朝外。↑ RGB 控制电路。↑ 需连接 SATA 电源,并提供 RGB 同步针脚。而在主机板右侧留有的散热空间,则多了 4 块小档板遮住,这设计是让玩家可依据风扇安装的数量搭配档板遮档使用,而且档板上方也留有 2.5” 装置的锁孔,让玩家可轻鬆扩充 2.5” 装置。此外这档板也可以安装在左侧底部的散热托架上,让玩家轻鬆扩充。↑ 主机板右侧的档板透过卡扣固定可直接拆取。↑ 全部移除后就多了侧边的散热风道。↑ 而机壳底部的散热托架,同样用卡扣固定,可先取出方便 DIY 施工。↑ 托架上也可安装档板。最后,机壳前 I/O 线材包括 2 个 USB 3.0、USB 3.1 Gen 2 Type E、前面板针脚与 HD Audio 等连接线。↑ 机壳连接线。机壳底部则有着金属脚座,以及下方的侧抽防尘滤网;此外底部的 USB 埠也设置在这,整体线材相当牢固。↑ 底部的金属脚座与防尘滤网。↑ 机壳底部的 USB 埠。最后机壳所有组件合照,而在配件中除了螺丝外,还有提供备用的卡扣让玩家自行更换,此外也提供 1 组建议实用的显卡支撑架。↑ 机壳所有组件。↑ 机壳配件与显卡支撑架。LIAN LI O11D XL ROG Certified 组装分享组装方面,笔者先以 E-ATX 尺寸的 ASUS ROG Rampage VI Extreme Encore 主机板安装,虽然机壳的确支援到 E-ATX 尺寸,但还是有几个细节需要注意,首先主机板右侧的走线开孔,透过橡胶垫遮档,但这垫子太厚且主机板背面也有金属背板,所以会遇到无法锁螺丝固定的状况。LIAN LI 在说明书提到,若使用 E-ATX 尺寸主机板又有背板设计,则需要修剪走线开孔的橡胶垫,或者移除橡胶垫即可安装。↑ 这个橡胶垫需要修剪才能相容 E-ATX 主机板,笔者是只装一边,另一边落在机壳后方。另外,同样在使用 E-ATX 主板后,右侧的散热空间,若安装 360mm 的冷排加上风扇厚度,会刚好遮档走线开孔,使得这侧很多的 I/O 不好连接。因此建议玩家,若使用 E-ATX 主机板,右侧若要上风扇与冷排,可将风扇置于侧板后方的方式安装,当然若是搭配 ATX 主机板则不成问题。↑ 右侧冷排、风扇安装需注意空间问题。LIAN LI 提供的简易显卡支撑架,即是透过 ATX 主机板的锁孔,藉由铜柱垫高后在透过 L 角柱支撑,不过使用这支撑架要注意,若这位子没办法固定在显卡本体上,或者会档到风扇运作就无法使用。笔者使用 NVIDIA GeForce RTX 2080 Ti 显示卡,由于创始版只採用双风扇,所中间这位子刚好能撑住显卡,但若是一般三扇的显卡使用这支撑设计则要稍微注意。↑ 简易显卡支撑架。↑ 撑起创始版显卡不成问题。置于硬碟安装就不成问题了,锁上托架塞入插槽即可,但要注意拖盘没有防呆,对準连接插座后在推入插槽内。↑ 硬碟安装。此外,若电源使用 200mm 长度的,会遇到无法安装右侧的档板问题。↑ 200mm 长度电源会影响档板安装。而侧档板则可左右放,并且相容于 SATA 线材、电源的连接。↑ 2.5” 装置安装。接着简单的安装后,就让玩家欣赏下 LIAN LI O11D XL ROG Certified 的美照。↑ 这角度最帅。↑ 超宽敞空间。↑ 乾净、舒服。前铝板的 RGB 灯色也相当漂亮。至于机壳右侧的整线空间也相当大,老实说不用花太多心力就能轻鬆搞定。↑ 机壳右侧安装总结LIAN LI O11D XL 在 DIY 过程中相当有趣,这咖不仅只是放大,还在诸多细节改进,像是铝柱增加机壳的牢固性,右侧 4 小块的可拆档板与 2.5” 空间整合,以及后方的遮线档板等设计,再加上最佳的 3.5” 硬碟舱的设计,採内建线材连接即可随插即用,拆装无须拆侧板等优点。不过在安装 E-ATX 主机板、200mm 电源时,还是有些相容上的小地方需注意,但不至于造成组装上的问题,而且这样的超大空间让散热规划更有弹性,可让玩家尽情 DIY 一台旗舰电竞主机。 来源: LIAN LI O11D XL ROG Certified 机壳开箱组装 / 左右双舱 最佳散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