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 文章列表 > 2022年1月10日整理发布: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现状如何

2022年1月10日整理发布: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现状如何

人工智能教育现在像一盘"嗑瓜子"——尝得到香却难啃透核。樊磊教授说AI已成高中信息技术课主线,但看看课堂现状:老师教人脸识别像在教美颜相机操作,学生以为眨眨眼就能解锁宇宙奥秘。这不,有位老师让学生用AI分析作业本字迹,结果系统把狂草作文判定成二维码,当场表演了人工智障。

问题来了:AI课到底是教修图级工具应用,还是培养炼丹师级思维?某校搞"AI助教"反被学生调戏,训练出专门识别校长地中海发型的模型。更荒诞的是,当老师在机房满头大汗调试算法时,后排学生已用Python写出了《逃避写作业的108种借口生成器》。

解药得掺着幽默吃:把AI课变成侦探游戏。比如用图像识别"侦破"食堂菜里吃出钢丝的悬案,拿自然语言处理给教导主任的训话做"废话文学"精简。别忘了学算法时穿插点黑历史——当年某AI把坦克照片和云朵搞混,因为训练数据里坦克都在阴天拍。

说到底,AI教育该像乐高,既有现成模块能拼出成果,又要保留自己造零件的野望。下次不妨让学生用AI预测食堂新菜谱的翻车概率,毕竟,能解决"明天到底要不要带泡面"的AI,才是真正走进灵魂的教育啊!

2022年1月10日整理发布: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现状如何

2022年1月10日整理发布:“教育专家开讲,聆听思想声音”。《学术大讲堂》是教研网推出的学术交流栏目,本栏目围绕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,邀请各学科领域的知名专家、学者、名师开讲,一起来聆听思想的声音!

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,已经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深刻影响。那么,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现状如何?教育将因此发生哪些改变?人工智能课程如何落地?

本期,教研网为你带来首都师范大学樊磊教授的《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专题解读——人工智能(上)》专题讲座。

▲ 樊磊 首都师范大学

01

人工智能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地位?

在信息技术必修一、二中,都可以看到人工智能的内容。在这次的新课程标准中,人工智能甚至可以成为信息技术课程的一条主线。

▲ 必修一中的人工智能

▲ 人工智能相关概念

02

设计人工智能课程的关注点在哪里?

从体验到应用

必修一的人工智能以体验为主,但因为前面已经有Python编程和数据处理的准备,为扩展成为简单若干应用项目留下了充足的空间。

如果后续不再开设人工智能初步模块,应适当增加人工智能应用的内容。

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进一步引入专业人工智能终端。

体验设计

尽管是体验,但也要做好教学设计。

体验内容与背景知识的结合,比如,说明原始问题对于机器而言的困难所在,以及新一代人工智能是如何获得突破的。当前人工智能算法的局限性。

▲ 人脸识别

很多教师会有疑问,如何有效地利用算法和工具实现人工智能?观看完整视频,更多精彩案例解读,不容错过!

美女主播网